3月29日,大连市中心医院第一张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验报告单新鲜出炉,据了解,这是我市首家开展抗原检测项目的公立医院。
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,服务疫情防控需要,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研究决定,推进“抗原筛查、核酸诊断”的监测模式。如果把新冠病毒想象成一只荔枝,抗原就是它的“果皮”(S蛋白、M蛋白、E蛋白)和“膜”(N蛋白),而核酸(RNA)则是“果肉”。
核酸检测看的是病毒有没有把果肉碎片(核酸基因片段)留下来。医院的核酸检测从样本采集到结果出具最快用时2.5小时,其间工作人员需要在三级防护下经历提取、扩增等一系列流程。而抗原检测操作,方便快捷,最快仅需用时15分钟即可得到结果,为新冠病毒的早筛查、早发现提供重要保障。
需要注意的是,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“金标准”,抗原检测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。目前,市中心医院开展的“抗原检测”项目主要用于确保急诊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,将急危重症患者的入院时间从2.5小时直接缩短至半小时内。检验科人员实行6小时轮班制,24小时提供检测服务。据统计,自3月29日18时至3月31日8时,医院共完成抗原检测104例,有效减少患者等待时间,提高急诊手术效率。
3月30日17时,中心医院急诊过渡病房正式启用。当晚,46岁的陈先生因剧烈腹痛来到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,经流行病学调查与抗原检测后,,成为医院急诊过渡病房的第一位患者。
急诊过渡病房即抗原检测阴性+等待核酸+病房诊治。主要用于收治那些经过预检分诊流行病调查、进行过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、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患者。
据了解,进入急诊过渡病房是为了确保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时间里,也能够接受医院正规的住院诊治。急诊过渡病房,大大缓解了急诊的就医压力,同时也确保了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。